张艺兴在《孤注一掷》存在感很弱,反映资本对流量态度很微妙
电影《孤注一掷》票房于本月15日晚正式突破20亿大关,极有希望成为今年暑期档票房冠军,甚至是年度票房冠军。
然而,演员番位排在第一位的张艺兴在《孤注一掷》上映后的存在感却很弱,不仅影片宣传重点不在他身上,就连网上对他的评论也寥寥无几。如果不刻意看演员表,估计很多人会不知道张艺兴是《孤注一掷》的男一。
其实在《孤注一掷》的早期宣发阶段,张艺兴是作为影片重点推荐的,但宣传效果并不明显。后期营销的重心就转而集中在反派角色王传君的精彩表现以及深刻的反诈骗话题上,影片的关注度也随之飙升,张艺兴的存在感自然就弱化了。
张艺兴在《孤注一掷》中的遭遇也反映了资本对流量的态度很微妙。流量艺人对项目吸引投资和植入广告有较大的帮助,在宣发上也能带来一定的热度和话题。不过影片的口碑往往也会因为流量艺人的参与受到影响,进而劝退不少路人买票进场观影。所以流量是把双刃剑,资本需要巧妙运用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从票房结果看来,《孤注一掷》的制片方对张艺兴的运用很聪明也很成功,但功利性过于明显,有点过河拆桥之嫌。
张艺兴在《孤注一掷》存在感很弱,反映资本对流量态度很微妙